11年摄影培训经验

8000+摄影培训学员收益

摄影培训咨询电话:

18037800806

服务热线 / Service Hotline

18037800806

中国 • 河南 • 郑州

二七区陇海路紫荆山路交叉口方圆创世A座1802

电话:18037800806

微信:18037800806

邮箱:710767125@qq.com

提高照片质量的方法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6/3 9:20:44

郑州摄影培训班老师给我们讲解提高照片质量的方法:光学不仅成就了摄影,也为照片提供了其他一些媒介所不具备的独特特征。如果想狂热地追求器材,我建议你在镜头上大方一些,因为它们的种类和质量对画面有巨大的影响。事实上,说到相机镜头,首先想到的一件事就是景深,因为曝光影响着观者所见的距离范围。较浅的景深可能更为特别,因为聚焦从清晰到模糊的渐变完全是一种摄影上的现象,这一章谈到的视觉元素全都来自镜头。

 渐变色背景

  浅景深的选择性色彩意味着图片的大部分区域大概都是模糊的,但这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成为一种优势—前提是有色彩。色彩常常会让画面变得活跃起来,而且有时这些色彩在现实中究竟代表什么并不那么重要。这里就有一个例子:一小块石英水晶的微距照片,以及背景引入的一些与它完全无关的色彩。石英是无色的,但它会折射光线,因此让背景有一些色彩是很自然的选择。我用微距镜头和较大光圈(确保使水晶大部分位于聚焦范围内即可)拍摄,在水晶后方几英尺的位置放了一块经打磨的鲍鱼壳。贝壳上呈现虹彩的蓝色和绿色产生了颇为抽象的色彩效果,可以通过水晶的琢面折射出来。事实上,由于贝壳位于水晶后方较远的距离,而且一片模糊,它完全成了一片抽象图案,无法辨识。

深度

  景深是摄影最有用的特质之一,因为它决定了画面中有多少景色是清晰的,而且景深是可以控制的。第一种控制手段是光圈—缩小光圈就可以增加景深—此外选择焦距也可以影响景深。视角越大,以小光圈确保所有事物都清晰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过,焦距和光圈只是帮助表现深度的工具,比如这个例子中吴哥的一处寺庙废墟。我想把这处景色的不同尺度在同一张照片中表现出来,从不过几十厘米远的一块古代砂岩浮雕上的树叶和纹理到延伸向远方的寺庙走廊,甚至可以顺着最远端的门洞望过去。因此,合适的近距离和远距离拍摄对象的组合很重要,这就意味着需要找到精确的相机位置。随后就是要确保相机尽可能用最小光圈获得合适的景深,以便正好覆盖要拍摄的范围。这张照片的焦点并非正好处于中间位置,而是略微靠近相机。

 选择性聚焦

  较浅景深会产生选择性聚焦,这意味着让观者看到你想让他们看的东西,因为我们的眼睛自然而然会看向清晰的事物。光圈越大,聚焦的选择性越强,这就是快门速度较高的镜头发挥作用的时候了。这个例子采用了f/1.4 的光圈,拍摄对象是一棵枫树苗,它延伸到远超出镜头景深的远处,画面的大部分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模糊。这是光学模糊(先别管散景,那是日本摄影中用于描述模糊的主观特质的术语,并非客观特质),它很特别,因为正常的人类视力是不会体验到这种效果的。超出人类视觉范围的事物会以不明显的方式呈现,但不会产生模糊。这种光学模糊会让这样的照片具有特别的视觉魅力,所以不在聚焦范围内的部分也同等重要。决定聚焦于何处极为重要,其结果产生了一种层次感,较小的清晰区域叠加在柔和的背景上。如果色彩很艳丽,就能进一步增加层次感。

 不可能的深度

  物理法则限制了任何一种特定镜头所能实现的景深。研究公式对摄影没什么用,但在某一种场合里,你确实会注意到这种限制,那就是特写。事实上,离拍摄对象越近,能获得的景深就越小。或许你不想要太多景深—参见后页—但如果你想的话,也无法用常规手段实现。这张静物照并不算很极端的特写,但也无法用普通镜头确保从前景到背景都很清晰。那么非常规手段呢?数码摄影的一大好处是你可以用数码手段合并不同图片,比如拼接和高动态范围图像就是两个例子。还有一种不那么显而易见但也很巧妙的手段,那便是景深合成。从同一位置拍摄一系列照片,但采用由近至远的不同焦距,随后用一些软件从中选取每张照片最清晰的部分进行合成。这种手段并非毫无瑕疵,因为改变焦距时大小比例也会改变,但这张照片的效果相当不错。

 反焦

  前面几页的前倾可以增加画面中的主观清晰感,但正如我们先前在“选择性聚焦”和“渐变色”部分看到的,你可能会想要相反的效果。移轴镜头同样可以派上用场,但要把它反过来用,我管这叫“反焦”,不过这是我自己发明的词汇。面对前倾的场景将镜头后倾,就能获得最极端的选择性聚焦—当然了,要把光圈开得很大。在这个例子中我就打算这么做,这是一个缮写室,抄写员正在抄写,我想完全聚焦于某一部分文字。我用的是标准焦距镜头,向后倾。另外,由于我用了大画幅相机和4 英寸×5 英寸的胶片,胶片后座向前倾得很厉害。这种做法与这种相机设计的用途完全相反,但制造商并不总是能预料到摄影师会怎么做的。

渐变色前景

  在落于焦点的拍摄对象后方铺满流光溢彩的做法可能是利用渐变色的最常见手法了。也可以利用失焦的前景产生同样效果,不过这种拍摄方法颇为不同,也没有那么显而易见。需要通过相机附近某件色彩鲜艳的事物之间的空隙或在其边缘附近拍摄,同时聚焦于较远的事物。这种方法还要确保前景模糊的色彩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它并不是一种自然浮现在脑海中的拍摄技巧。这个例子是在印尼雅加达一个繁忙周末的法塔西拉广场上拍摄的,我想拍摄人行道上的小吃摊—桌前坐满了食客,摊主在色彩鲜艳的流动食摊前忙碌着,每个摊子都有装满面条等小吃的玻璃展示橱。我想用某种方法把它们在同一个画面中表现出来,我尝试了玻璃橱柜上的倒影,但并不太成功,于是我决定透过玻璃拍摄坐在远处的人,用了全光圈(f/2.8)和200mm的长焦镜头。这种方法要不停移动,特别是要获得程度合宜的模糊效果,这取决于我离玻璃上的彩色字母有多近。

 移轴

  移轴镜头又称透视控制镜头,简称PC,其生产工艺概念和前页的“倾斜”相同。换言之,它原本来自大画幅相机,这种相机足够大,前座和后座可以自由移动。移轴实际上在机械上和光学上都更为简单。镜头向上方、下方或侧面滑动,但保持在同一平面。这会使画面的不同部分落入取景框,但镜头的画面投影必须大于传感器才能成像。相机制造商或摄影师一般并不考虑这个问题。你只需要镜头将画面正好投射到取景框中就可以了。不需要更多,也不能更少。但想象一下一个覆盖面大得多的镜头。一般来讲,这在光学上是一种浪费,但在移轴时就不是了。它主要用于建筑摄影,避免垂直线条相交的问题,因为从地面拍摄时,如果将相机上倾拍摄整栋建筑,侧边就会向内聚拢。用移轴镜头无需倾斜,将镜头上移将整栋建筑纳入取景框就行了。也可以在后期处理中用数码手段实现这一点,但在现场完成更好。

 冷静的长焦

  你可以用广角镜头闯入一个场景,也可以反其道而行,用长焦镜头的客观角度作一个不引人注意的旁观者。有人认为这是长焦镜头的一个缺点(比如前页提及的街头摄影中),但其实这只是情绪和个人品味不同而已。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闯到别人眼前,如果你想站在街对面,随心所欲地静静观察,比如坐在街头咖啡座啜饮咖啡,那么长焦镜头就是你的首选。事实上,我以前就管我原来用的180mm镜头叫做我的“街对面”镜头。如果有人批评你太害羞(在街头摄影师群体中就有这种风气),别理会。冷静而保持距离的瞬间也是很有价值的,比如杰• 马歇尔等一些摄影师就是靠长焦视角成名的,这其实都取决于照片的特点和你传递的感受,而不仅仅是一句武断的“你应该再靠近点”所决定的。在这张纽约照片中,景深覆盖了一切,所以所有事物看起来几乎都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是长焦镜头的另一个特点。

 倾斜

  如果你在前数码时代用大画幅相机拍摄过,你肯定知道透视变换定律。听起来很唬人,而且需要一定时间来熟悉,但简单来说,它指的是镜头所在的前部和胶片所在的后部不一定要固定且彼此平行(在大部分相机里都是如此)。在一般的相机中,如果改变焦距,最清晰的区域就会变得更近或更远,景深也会由近变远。但如果倾斜镜头或相机后部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你可以把焦平面想象成竖在你面前的一块玻璃,在你将镜头前倾时,它也向远处倾斜。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希望在画面中清晰的部分并不一定从近到远与传感器成直角。它有可能呈某种角度,比如桌上的物体,或平坦的风景。有一些专业镜头可以为单反相机实现这一功能,就不必采用大画幅胶片了。一旦上手操作,这一定律应用起来很容易,但用文字就很难解释,所以我还是用示意图来解释吧。

身临其境的广角

  广角镜头会纳入更多场景。如果你已经退到了一个死角,仍然无法拍全你想要的场景,那就应该选用拍摄角度更宽的镜头。听来很简单。但仅以这种方式使用广角镜头会漏掉更为有趣的效果。镜头不仅仅涉及光学,它也可以传递情绪和感受,从而让你吸引观者的更多注意。我不想讨论人类视觉与镜头和照片有什么区别,但如果你用广角镜头在近处拍摄,身置繁忙的场景之中,这就叫做“主观摄影”。在电影中,这意味着让观众投入体验,也就是说“你即是镜头”。目的是让观者完全投入场景,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不只是作为局外人冷眼旁观。所以近距离而富个人色彩的广角在街头摄影中备受偏爱。是的,你得有足够信心才能采用这种方法,但其结果是值得这种付出的。

以上内容由郑州摄影培训班小编整理发布

  • 上一条信息:
  • 下一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