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摄影培训经验

8000+摄影培训学员收益

摄影培训咨询电话:

18037800806

服务热线 / Service Hotline

18037800806

中国 • 河南 • 郑州

二七区陇海路紫荆山路交叉口方圆创世A座1802

电话:18037800806

微信:18037800806

邮箱:710767125@qq.com

摄影的视觉语言表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12/9 11:04:24

  
学者们普遍认为,摄影语言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精确还原被摄对象的细节,来达到真实、形象、感性与直觉的画面表达效果,属于平面视觉语言范畴。

语言的存在价值在于表达,所有的语言都具有沟通信息与交流思想情感的功能,摄影自然也不例外,其最大的能耐就是写真纪实,但由于受到人眼对可见光感知范围的局限,摄影主要记录的是人眼所能感知到的可见光波段的物质世界样貌,借助光学科技手段也能记录到红外线与紫外线下被摄物质所呈现的影像。

当然,其视角范围的灵活变化、光圈所造成的景深虚实变化与快门凝聚动态或长时间曝光所形成的特殊视觉效果,仍然是人眼视觉的感知所不能比及的,所以说摄影是人眼视觉的延伸与拓宽。

起初,摄影语言源自于传统写实性绘画的语言,因为它与绘画本身就有难以切割的亲缘关系,从早期的“绘画主义摄影”(也称“高艺术摄影”)、“自然主义摄影”和“印象画派”盛行之时的“画意摄影”等摄影流派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一事实的存在。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摄影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独立的优势,无论是取景的灵活性方面,还是其成像细节的表现上,还是各种镜头焦距对人眼感受的超越上,还是高速快门对动作的凝聚上,还是大光圈或慢门所造成的影像虚实变化上,摄影自己开始拥有了完全不同于绘画的一整套相对独立的语言体系。
在整个摄影发展史中,从开始的隶属于绘画艺术、模仿绘画艺术,到后来的从绘画艺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彻头彻尾的独立艺术样式,由于科学技术仍旧处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之中,摄影表现的潜力、其语言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仍然是人们所热衷探讨的话题,这也正是摄影魅力之所在─全世界众多摄影爱好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摄影语言仍旧一直是处在不断的生成之中,人们期待并尝试着让摄影所能够呈现的视觉奇迹不断地发生,因此,许多理论家都证实了摄影艺术原本就是一种具有“发生学”意义的艺术,一种处在不断生成之中的艺术,显而易见,摄影语言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开放性质的语言体系。
在摄影艺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摄影语言生成的一系列创作理念中,还有其创造性、挑战性、冒险性、破坏性和解构性等。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摄影之境,也从针对现实生活的“拍境”飞快地进入了按照现实逻辑进行主观改造的“造境”,甚至完全是凭感觉印象无中生有的“臆境”。

摄影语言在生成之中,按照叙事与抒情的不同路线,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画面特点,如摄影语言会自觉地遵循“摄影叙事的逻辑”,这里既有理性冷静的观照方式,也有热情参与的“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叙事”来创造视觉形象的方式。

前者有著名的“新客观主义”摄影、“堪的派”摄影、有“混乱中构建秩序”,讲究画面“几何学”张力的亨利·卡迪埃─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摄影,也有以混乱与无序来道明现实真相的“非决定性瞬间”摄影,还有以视觉形象的共性类似原则,即“类型学”方式,来表现的“Deadpan”摄影。

但不管怎样,摄影语言在其发展的历程上仍然有其稳定的一面,即在某些时间或场合,它能够保持难得的“统一性”,所以这就为我们对摄影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影像实验往往可以向我们打开一扇通向研究摄影语言在自然状态中如何生成与呈现的大门,2013年3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的影像实验展《隐没地》,就充分地证明了摄影语言的自动生成过程。

有招数的摄影家与没有任何摄影经验的村民一起拍摄,其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村民的没有经过任何技术与艺术规训的影像,反倒更自在、更显得鲜活,贴近摄影本来的味道,而摄影家们的作品,尽管也不乏优秀之作,但从总体上来看,则更显得拘谨,照片里总也少不了各自的套路痕迹与思维惯性,规矩的框框、规范的动作和成熟的技巧,有时看来并不见得是好事。

而我们从中则可以得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启发,那就是:无论你的摄影语言如何丰富,却永远赶不上生活与自然本身的精彩;而生活与自然本身的真实呈现,当即为摄影语言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面对如此丰富而美丽的被摄世界,我们摄影师永远要回到充满童心的孩提时代,睁大天真的双眼,去全身心感受这个你尚不能完全理解与把控的大千世界,千万不可以炫耀所谓的经验,以世故老到的做派去示人。

对于摄影师来说,我们得有对被摄对象的好奇与对未知世界的敬意,时常将自己的摄影经验与所知所学归零,回到原点,重新从头开始,从生命的本源之中感悟生命,从生活与自然的真实状态中感受摄影语言表达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而对于影像本身来说,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影像,早已变得不再纯粹,它们被套上了各种枷锁,被贴上了各类标签,它们也亟须从樊篱的圈束中,回到本该自由自在的家。
从无语言到有语言,或者说从语言的无意识呈现到被自觉化地运用,这就是摄影语言生成实验所将探究的意义所在,影像中的隐喻、象征和暗示等语言特征,将被发现并被赋予合理化的解释,而当这些语言一旦被自觉运用的时候,摄影又将进入到一个更高更新的规范语言运用阶段,也就是说,在传统摄影语言消解的同时,新摄影语言生成了。

现在,每当我们将镜头对准某一对象时,我们有N种的拍摄方案可供选择,也就是说,摄影语言已经丰富到了我们难以选择的程度,而摄影师究竟乐意采取哪一种观看与表达的方式,是“破”是“立”?是“取”是“舍”?是“Take”1,“Make”2,还是“Fake”3?是“古典”,还是“当代”?这就取决于摄影师的整体性思考与对摄影选题的总体把握了。

很显然,摄影语言的贫乏,在今天看来,就等同于思想的贫瘠与艺术的平庸;而摄影语言的丰富,从根本上来说,则离不开视觉教养的这片沃土─人类的视觉表达,本来早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形的(成熟的视觉表达)与无形的(潜在的视觉表达)传统,所谓的视觉创新表达,只不过是将你我心中隐性的潜在表达,成功地加以视觉呈现的缘故。

事实证明,任何一个艺术家的任何一次艺术创新,其作品内涵与外延所能伸展的生命触角之所及,总也离不了他所热衷与熟悉的领域,而恰恰在这样一个领域里,他必定有所参照、有所继承。要知道,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摄影艺术语言的表达中也是同样不可能存在的。

其实,在这个世上,谁也不比谁更聪明,作为普通人,我们想要变得聪明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地提问、追问和考问,向别人,更要向着自己,直到得到满意答案为止,当然这种追问的思维逻辑必须以语言为基础,而这里的语言,不只是文字语言,也包括了视觉语言中的图像语言,尤其是其中的摄影语言。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在研究中,也在状态里。科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追问三次以上,就一定会上升到高深的科学与哲学的层面,而离其本质距离的探讨则会越来越接近。